贵州六盘水:多管齐下建设特色乡镇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26
国际在线城建频道(王磊):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,地处川、滇、黔、桂四省地域结合部,辖六枝特区、盘县、水城县、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,87个镇、乡、街道办事处(35个镇、31个乡、22个办事处),945个行政村。全市常住人口328万人,城镇人口150.41万人,城镇化率47.5%。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,六盘水提出了建设国际标准旅游度假休闲城市的建设目标,初步构建“一主两次、十二节点、两轴一带”的城镇空间系统,形成大、中、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,建成一批规模适度、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环境整洁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小城镇和节点镇。
示范小城镇,带动特色乡镇建设
六盘水现有示范小城镇12个,其中贵州省级示范镇4个(郎岱镇、柏果镇、玉舍镇、岩脚镇、石桥镇),市级示范镇5个(木岗镇、发耳镇、大湾镇、羊场乡、英武镇)。按贵州省批标准建设的示范镇2个(盘县大山镇、淤泥乡)。目前,六盘水市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已初见成效,全市镇乡在12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下,已启动46个特色乡镇建设,郎岱、柏果等5个示范镇开展绿色小镇创建,全市542个村寨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。已形成点、线、面全面发展的城镇建设体系。
六盘水市山高谷深、沟壑纵横、交通闭塞,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,素有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之称。小城镇散落在群山峻岭之间,发展条件困难。传统乡镇大多因工矿建设而生,受发展空间条件限制,往往呈现“一条街、两边房”的城镇格局,名为城镇,实为工矿职工与村民混居的聚集地。先生产、后生活,基础设施薄弱,城镇功能不完善,空间布局不合理,生态承载力脆弱,人居环境较差,城乡二元结构突出,城镇建设发展缓慢。
2012年8月,贵州全省第一次城镇化推进大会召开后,六盘水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当年9月召开小城镇建设推进大会,成立领导机构,采取有力措施,加快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,掀起示范镇建设高潮。
2014年,全市示范小城镇开展“8+x”项目建设。结合创新管理机制,增加土地储备,解决建设资金;建立考评机制,把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纳入市、县、镇(乡)三级党委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重点;推动银政合作,加快招商引资;制定帮扶方案,落实帮扶措施,共有12家省、市单位对口帮扶12个示范小城镇。
2015年六盘水市获得第五届贵州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承办权。
2016年4月,六枝特区和盘县被贵州省列为全省20个首批实施”小城镇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。
规划引领,科学制定城镇发展策略
示范镇总体规划重在落实 “小而精、小而富、小而美、小而特” “四小”专章,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充分挖掘和体现当地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,做到“一镇一风貌”。12个示范小城镇中,主体功能定位旅游服务型4个(石桥镇、玉舍镇、羊场乡、蟠龙镇)、绿色产业型1个(郎岱镇)、商贸集散型1个(岩脚镇)、工矿园区型6个(发耳镇、木岗镇、柏果镇、大山镇、淤泥乡、大湾镇)。重点突出产城互动,体现风貌特色,在城市总规的指导下,多规合一,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标准编制城镇建设发展规划,合理布局,形成统一衔接、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,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。
产城互动,激发城镇建设活力
以规划引领,结合示范镇功能定位,按照宜农则农、宜商则商、宜工则工、宜游则游的原则,作好示范镇产业布局,以推进产城互动。近三年,全市小城镇基础建设完成投资550.45亿元。新增城镇人口7.24万人,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7.05万人,下放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到示范镇共计1723项;全市示范镇创建小型企业新增1221家,示范小城镇获得省市两级小城镇建设奖补资金10790万元。
创新筹资机制,补齐城镇建设资金短板
全市小城镇建设始终坚持创新筹资机制,多渠道、多途径吸引投资商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,充分运用好融资平台公司,采取ppp模式和盘活闲置资产、做活土地文章、整合国有资产担保融资等方式,有力地保障了山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推进。各示范镇利用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,以规划引领,加强招商引资工作,采取走出去,请进来的办法,认真筹备招商项目,积极参加省、市各项招商引资活动,大力开展园区招商、产业链招商,按照“谁投资,谁受益”的原则,鼓励企业、外商、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,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,逐步建立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多元投资、共同开发”的资金筹措机制,搭建政府、企业、个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,加快小城镇建设速度。2013至今示范小城镇共签约项目220个,签约资金430.19亿元,到位资金146.56亿元,有效解决乡镇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。
生态建设,极力打造绿色城镇
积极推进绿色小镇创建,通过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清运设施建设,积极开展绿色交通、绿化、水源地治理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、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等工程,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,整治废渣、废水、废气排放,使水、土、气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。经过整治,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已建成垃圾中转站11个,地埋式垃圾收运系统9个,在建垃圾中转站12个,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.7%。小城镇建成污水处理厂13个,污水处理能力达3.51万吨/日。示范小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6.2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4.89平方米。
传承文化,塑造特色城镇风貌
4年来,各级财政加大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,在项目实施中按照文化传承的原则塑造城镇风貌。六盘水着重打造历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现代工业文化的特色城镇。六枝特区岩脚镇历史文化重点展现古镇风貌,盐商文化,通过发掘、保护和修缮历史遗留的古建筑、设施等遗迹彰显古镇特色;盘县羊场乡着重打造布依小镇,通过布依民族文化通过沿街建筑的飞檐斗拱、民族文化广场的图腾柱、雕塑等,采用民族服饰图案、传统色彩线条装饰,展示浓郁的民族风情;盘县柏果镇、大山镇现代工业文化经过现代公共服务设施、现代元素景观等展现。形成融环境、资源、历史、文化等特色于一体的精华小镇。充分体现了发展有活力、街道有景致、建筑有风格、文化有特色、民生有保障的功能特性。
“六项行动计划”助推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。
自2014年实施以来,截至2016年7月,累计完成投资112.67亿元。其中,小康路累计完成投资41.18亿元,建成3190.7公里通村油路(水泥路)。小康水累计完成投资13.70亿元,解决了70.4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,完成新增、恢复、改善灌溉面积24.23万亩,建设“五小”工程2674处,完成渠道工程129公里,完成新增机井520口。小康房累计完成投资37.52亿元,建成小康房6645户,改造农危房50713户。小康电累完成投资9.20亿元,建成12个小康电示范点,建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座,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.86%,新建及改造电网线路1194公里,农村一户一表率达到100%。小康讯累计完成投资1.10亿元,完成新增自然村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