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眸这五年,喜迎党代会——“十二五”以来凯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!
| 招商动态 |2016-10-11
五年来,在州委、州政府坚强领导下,凯里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落实国家、省、州的决策部署,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坚定落实主基调主战略,真抓实干、开拓创新、攻坚克难、奋力争先,圆满完成了“十二五”各项目标任务,综合经济实力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,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协调发展成效最好、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
2015年,凯里市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排第7位;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州占比不断提高,成为全省市州首府城市中首位度最高的城市。较“十一五”末,全市生产总值由78亿元增长到210.21亿元,年均增长18.1%;人均生产总值由16351元增长到39211元,年均增长16.2%;财政总收入由13亿元增长到58.4亿元,年均增长27.98%;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72.5亿元增长到502亿元,年均增长47.3%;工业增加值由19.1亿元增长到47.58亿元,年均增长19.33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059元增长到24686元,年均增长11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81元增长到8817元,年均增长16.7%;三次产业占比由8.5︰33.8︰57.7调整为6.0︰32.3︰61.7;城镇化率由57.4%提高到70%。增比进位在31个经济强县始终保持前10位,2014年入围“中国西部百强县”
二、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,城乡面貌发生巨变
凯里黄平机场、沪昆高铁凯里南站建成使用,极大缩短了与全国大中型城市时空距离。凯羊、凯雷、余凯高速公路及清江大道、炉碧大道、炉山至下司快速通道等一批城市干道相继建成通车,凯里、炉碧两个开发区路网进一步织密,结构更趋优化,与凯里城区联接更加紧密,基本形成“五纵八横”路网骨架。建成通村油路669.5公里,率先全州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。完成7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12.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;开工建设清水江旁海航电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2处,解决农村15.6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;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13处,新增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.5万亩。城市宽带接入能力20M用户覆盖比例达98%,农村宽带接入能力4M用户覆盖比例达98.2%,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81%。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38个、财政奖补“一事一议”建设村36个,完成通组公路硬化300公里、农村危房改造2.1万户,建成新村(聚居点)42个。
三、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现代农业稳步发展
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调整,粮经比由62︰38调整到39︰61。建成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1个,云谷田园成功入选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示范园、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、贵州省“十佳农业旅游景区”,成为全省农文旅一体发展的典范。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8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8个、家庭农场600个、家庭农庄62个,建成“菜篮子”基地60个。“黔原云珠葡萄”等四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。凯里市良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。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9家,总产值10.8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末的31.7倍。
四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,新兴产业方兴未艾
凯里经济开发区、炉碧经济开发区发展进一步加快,产业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。五年来,引进电子信息企业9家,建成投产3家;新医药大健康企业12家,建成投产5家;新型环保建材企业4家,建成投产4家;高端装备制造企业8家,建成投产6家。2015年,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9.2亿元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.3%,较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。凯里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贵州省第一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、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,炉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,炉山—碧波工业园区成功入列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。开发区产业的聚集发展,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加速发展。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户,较2010年增加28户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.3亿元,是2010年的3.9倍,年均增长20.6%,增速始终高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州平均水平。
五、突出文化旅游带动,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
成功创建苗侗风情园、云谷田园等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,实现了国家A级景区零突破,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,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明显增强。2015年,实现旅游总收入200.8亿元,是2010年的3.4倍。建成经纬国际汽车城、国际商贸城、大十字和中心城地下商业综合体、华亿大西部石材建材城、银田农产品物流园等商业综合体,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相继入驻,凯里商贸服务业正朝着高端化、国际化发展。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建成式开园,已进驻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116家,入围中国“大众网购消费最活跃的50个县”,成功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。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,被命名为“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”。在旅游业的带动下,餐饮、文化娱乐、金融、邮政、通讯、保险、交通运输等各相关行业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.1亿元,年均增长15.99%,是2010年的2.1倍;旅游总收入达200.8亿元,是2010年的3.4倍;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29.34亿元,拉动经济增长10.7个百分点,成功入列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。
六、城市建设管理成效显著,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
城镇化进程加快,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4平方公里扩大到6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从47.92万人增加到53.81万人。大力实施“拆墙透绿”、“增绿添彩”和裸露山体植被恢复等绿化工程,五年来新增绿地462.2公顷。建成区绿地率、绿化覆盖率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2010年分别增长5.7个百分点、3.8个百分点和2.3平方米;完成32公里城市主干道路灯改造提升,建成绿色公园广场26个。新建和改造固定公厕22座,新增移动公厕14座;新建和改造垃圾站15座,改造垃圾池137个,凯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建设,城镇污水处理率、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.6%、96.9%。建成大十字地下人防工程实现人车分流,城市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。新增新能源公交176辆,推行60分钟免费换乘,凯里老城区与开发区出租车实现同城化运营,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。相继获得“国家卫生城市”“ 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” “全国科技进步市”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”“ 贵州省森林城市”等品牌城市称号,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预评估。炉山镇、舟溪镇、下司镇成功入列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特色小城镇,炉山镇被评为2015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。
七、坚守两条底线,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
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、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,严格耕地红线保护,“十二五”新增造林地20.1万亩,森林蓄积量由2010年的238万立方米增长到2015年的442.8万立方米,覆盖率由51.3%增长到57.1%。坚持“退二进三”,淘汰落后产能,依法关停、淘汰24家高污染、高载能企业。推行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,推动的士车“油改气”,公交车减少排污80%。新建及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工程,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从2010年的每日8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每日10.4万吨。大力实施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,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,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.7%,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成功申报2015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县推进项目示范点,全市成功创建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”1个、“国家级生态村”1个、“省级生态村”8个,荣获“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”称号。
八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发展活力更加强劲
成功入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,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,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深入改革。探索开展炉山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,进一步理顺凯麻同城体制机制。凯里苗侗风情园被评为省级文化旅游聚集改革示范区。积极创新融资方式,大力开展PPP合作模式,整合国有平台公司,组建凯里城投、开元城投、凯里文旅投、凯里金控四大融资主体,形成了大融资格局。2015年获批融资144.7亿元,较上年度净增65.5亿元。五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1.3亿元。全面推行“三证合一”登记制度改革,出台《关于鼓励外来人员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》,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,各类市场主体户数从2010年的14308户增长到2015年的24761户,注册资本达176亿元,是2010年末的1.7倍。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、贵州省科技型企业备案申请61家,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先进集体、入列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。凯里海关、碧波公用型保税仓等开放载体建设有序推进。凯里市与波兰卡尔图济市结为友好城市,城市开放度、包容度进一步提升,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。五年来,吸引了碧桂园、恒大、北控水务、中房集团、奥特莱斯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凯里,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2010年的28.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9.6亿元,年均增长47.2%。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5000万美元,较“十一五”期间增长1.3倍。
九、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,人民生活显著改善
教育事业全面发展。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37所,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管理;深入实施教育“9+3”计划和教育突破工程,新建或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8所,城区“大班额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,2015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。成功创建2个省级卫生乡镇,县级以下公立卫生医疗机构标准化改造率达82.2%,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7.5张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,基本药物实现零差额销售,有效缓解了群众“看病贵”问题。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。人口出生率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1.9、2.3个千分点,成功创建一批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,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县。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.1%。城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495元,农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250元提高到2640元。从2011年起,由市财政全额为农村居民统一缴纳农房保险,2015年全市农房保险参保农户达8.5万户,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。扶贫工作大力推进。实现所有贫困乡镇脱贫摘帽,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.25万人,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20.5%下降到2015年的12.3%,同步小康创建实现程度达98%。平安凯里建设扎实推进。城中村社会治理模式得到省州肯定并加以推广,“两抢一盗”案件同比下降30.7%,占刑事发案总数的70%,是全州低于75%目标的唯一县市。
消息提供:市委宣传部
心动930